詞條
詞條說明
肉雞免疫失敗的原因分析 免疫是確保肉雞健康最有效最實惠的方案,但經常會遇到免疫后發病的情況,或者在疫苗的保護期內就發病,所以給大家總結一下肉雞群免疫失敗的原因: 一、飼養管理 隨著肉雞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肉雞群受到會更多的收到病毒和細菌的侵害,加快了抗體的衰減速度。另外,肉雞有個體差異,對于同樣的免疫會呈現不同的免疫應答,首次感染發病,在肉雞群眾就會出現疫病的散發性流行性。免
保溫 剛出殼的雛雞進入育雛室時,要按雛雞的體質強弱分群,每群250、300只,讓它們在保溫傘下活動、休息和采食。掌握好溫度是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關鍵。雛雞最適宜的溫度是:0~1周齡32°C~30°C,1~2周齡30°C~28°C;2~3周齡28°C~26°C,3-4周齡26°C~24°C,4~6周齡24°C~20°C。要注意觀察雛雞活動狀況,以判斷溫度是否合適。溫度低時,小雞尖叫、擠堆;溫度高時,小
青腳麻雞:青腳、麻羽。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具有山區“土雞”的特色,它適應性強、生 長快、成本低、獲利高 主要特性:屬肉用型品種,體型特征可概括為“一楔”、“二細”、“三麻身”。“一楔”指母雞體型象楔形,前軀緊湊,后軀圓大,“二細”指頭細、腳細;“三麻身”指母雞背羽面主要有麻黃、麻棕、麻褐三種顏色。公雞頸部長短適中,頭頸、背部的羽金黃色,胸羽、腹羽、尾羽及主翼羽黑色,肩羽、蓑羽棗紅色。母雞頸長短
一、溫度是育雛成功與否關鍵 進雛雞前,提早半天就應調節好雛舍的溫度,一般育雛舍的溫度控制在:0—1周齡32—33℃,以后每周降1—2℃,直到4周齡后方可脫溫。 二、土雞苗育雛觀察溫度高低有什么辦法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觀察溫度是否適宜有二個辦法:一是看溫度表,二是看雞群的分布狀況:當雞群扎堆、緊靠熱源、不斷鳴叫,表明室內溫度偏低;當雞群遠離熱源、分布四周、不斷張口呼吸,表明室內溫度偏高;當雞群分布
公司名: 昆明市官渡區海舟禽苗經營部
聯系人: 袁霞
電 話: 0871-63577363
手 機: 13700609192
微 信: 13700609192
地 址: 云南昆明官渡區小板橋織布營社區343號
郵 編: 6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