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道濟和尚的身世 濟公活佛玻璃鋼鎏金佛像 佛教寺廟供奉佛像訂制
濟公 (1130-1209),原名李修元,出生于天臺,是南宋禪宗高僧,法名道濟。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駙馬、鎮國軍節度使。李家世代信佛。父親李茂春和母親王氏住在天臺北門外永寧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無嗣,虔誠拜佛終求得子。濟公出生后,國清寺住持為他取俗名修元,從此與佛門結下了深緣。 人間"活佛"濟公 古往今來,名人如恒河沙數。然而能為東西方世界雅俗共賞 者,首先要推中國的"活佛"濟公了。 濟公原名
九蓮圣母是求什么的 道教三位女仙神像訂制 九江圣母 蝸皇圣母樹脂神像雕塑廠
玉霞山**紫荊山脈中部,從南北眺,猶如彌勒佛巍然端座,故又稱大佛山。山上奇石天成,氣象萬千,蒼松簇秀,生機盎然。**千年的九蓮圣母宮(俗稱二十廟)便座落于玉霞山腰,座北面南,氣勢恢弘。宮廟具體始建何時,無從稽考,只知在元朝之前便香火鼎盛。廟中供奉主神九蓮圣母,又稱智慧之母,相傳她培育神蓮,授籽于民,啟迪智慧,開創了華夏文明。媧皇圣母、九江圣母和九蓮圣母為三姐妹,每年農歷三月十八、十九、二十日分別為
三皇,一說為歷史時期,即"三皇時代"(公元前?年-公元前3077年),又意為人物合稱,原始意義上的三皇是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補原始社會時期的三個**的部落**或部落聯盟**,即燧人、伏羲、神農(即炎帝)作為"三皇"。后期增補的后三皇在不同文學著作中分別有不同的說法:如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伏羲、祝融、神農,出自《風俗通義》;伏羲、神農、黃帝,出自《三字經》;有巢氏、燧人氏、
姜子牙(約前?-約前1015年),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商末周初,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勛,兵學奠基人。垂釣于渭水之濱,遇見西伯侯姬昌,拜為"太師"(武官名),尊稱太公望,成為**智囊,輔佐姬昌建立霸業。周武王即位后,尊為"師尚父" ,成為周國軍事統帥。輔佐武王消滅商紂,建立周朝, 冊封齊侯,定都于營丘,成為呂氏齊國的**、齊文化的創始人。輔佐執政周公旦,平定內亂,開疆擴
公司名: 鄧州市莊嚴雕塑廠
聯系人: 王畔
電 話:
手 機: 13243199594
微 信: 13243199594
地 址: 河南南陽鄧州市羅莊鎮唐坡村412號
郵 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