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吳茱萸的形態特性吳茱萸為小喬木或者灌木,株高3-5米,嫩枝和嫩芽上覆蓋一層灰黃色或者紅銹色絨毛,嫩枝顯暗紫紅色,在平地至海拔1500米向陽坡地上的疏林或灌木叢中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小葉對生顯卵形蠟質,葉背面和葉脈上有柔性絨毛,花為**生花序,雄花相距較遠而雌花離得近些,果實球狀或者五角狀扁球形,直徑2-5毫米,果實表面粗糙,有多數點狀突起或凹下油點,顯暗綠黃色至褐色,質地堅硬,散發出芳香濃郁的氣味
一、半夏種苗播前催芽苗期覆膜旱半夏一般在春季2~4月播種,由于此時氣溫偏低,種莖發芽慢,播前應對種莖催芽。在室內用溫床進行催芽,催芽溫度保持在20℃左右,15天便可出芽;也可在室外搭塑料柵催芽,溫度20~25℃,連續處理15天,發現芽鞘發白即可。播種后覆上地膜,地膜只要覆蓋栽有種莖的行間即可,待苗齊后揭去。二、田間及時排灌按時追肥旱半夏喜濕潤,耐肥,怕積水,栽種前應對種植地澆1次透水,以利出苗。在
改良白術栽培技術1.育苗(1)整理苗床白術在播種**個月翻土,覆蓋30厘米厚的雜草,燒土消毒,防止病蟲害發生,燒完立后將草灰翻入土內。如不經燒土,可在頭年冬天進行翻上,使土壤經過冰凍充分風化。土地經過處理后,做成100-130厘米寬,高約對厘米的畦,畦面呈弧形,中間高,四周低,每公頃施用人糞尿150~225擔作為基肥。(2)播種播種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干旱地區宜先在溫水中浸泡種子24小時,撈起與
薄荷種植技術薄荷又稱蘇薄荷,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莖葉入藥,有疏風、散熱、解毒、透疹等作用。薄荷含揮發油,其主要成分是薄荷醇和薄荷酮,是提取薄荷腦的主要原料。薄荷喜歡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環境,無霜期宜在200天以上。對土壤要求不嚴,除了重堿地和重粘土地.砂地外,都可種植,但以肥沃的壤土和砂質壤土為好。太陽光對提高薄荷腦和薄荷油的含量有重要作用,特別 是在孕蕾開花期,要有充足的陽光,因此薄荷不宜種在蔭
公司名: 亳州市譙城區綠尚種植專業合作社
聯系人: 陳素美
電 話: 0558-8555255
手 機: 18156799888
微 信: 18156799888
地 址: 安徽亳州譙城區十八里集東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