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氨氮是水相環境中氮的主要形態,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污染物,氨氮的含量是衡量污水污染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雖然目前我國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氮素仍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國內外對氨氮廢水處理方面開展了較多研究。其中生物脫氮技術備受關注,生物脫氮是利用從自然界中獲得的有益微生物降低氨氮,生物脫氮以其無污染、經濟和安全等優點被認為是目前較經濟有效、較有前途的水體除氮方法。然而,
Bio-Den是從自然中篩選出的特殊厭氧反硝化菌株,針對污水處理去除總氮研發的生物制劑。能協同土著微生物共同作用,提高系統反硝化能力,增強對總氮物質去除能力。屬性菌株屬性: 厭氧反硝化菌屬機理**氮通過氨化作用轉化為氨氮,在經過硝化作用將廢水中的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硝化菌將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然后在厭氧條件下,反硝化菌將硝酸鹽及亞硝酸鹽還原為氣態氮化物和氮氣的過程。NO3- + cBOD ─(反
廢水中的氮通常以**氮和無機氮兩種形態存在。**氮主要有:胺基,氨基,硝基化合物及其他氮**物;無機氮主要有:氨,硝酸鹽,亞硝酸鹽等。**氮經厭氧或好氧生物處理后,一小部分轉化為細胞物質外,大部分將以無機氮的形式隨廢水流出。在常溫下,廢水中pH<7時,氮主要以銨離子NH4+的形態存在;當廢水中pH>10時,氮主要以氨分子NH3的形態存在,當廢水中pH在7-10之間時,氮主要以氨分子和銨離子兩種形態
污水氨氮**標的原因1. 供氣量不足或硝化菌不夠;2. 工藝設計的設施規模過小,處理負荷太小;3. 沒有控制好水力停留時間;4. 營養成分比例達不到設計標準,需要外加營養投加系統;5. 曝氣系統設計不負荷規范,偏小;6. 硝化反應沒有控制好,要控制好PH值、溫度、溶解氧、C/N比等條件。同時污水中的氨氮來源有很多,除生活污水和垃圾滲濾液外,還來源于鋼鐵、煉油、化肥、鞣革、石油化工、玻璃制造、飼料生產
公司名: 上海鴻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胡先生
電 話:
手 機: 13585546378
微 信: 13585546378
地 址: 上海普陀中山北路3663號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