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離子交換樹脂發展史離子交換劑是一類能發生離子交換的物質,分為無機離子交換劑(如沸石)和**離子交換劑。**離子交換劑又稱離子交換樹脂。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獲得了化學與物理性能較縮聚型離子交換樹脂穩定而且經濟的苯乙烯系和丙烯酸系加聚型離子交換樹脂合成的**。它開創了當今離子交換樹脂制造方法的基礎。我國在1950年以后開始離子交換樹脂的研究,1958年,離子交換樹脂在國內正式投入工業化生產。目前,
RO反滲透膜是一種對透過的物質具有選擇性的半透膜,只能透過溶劑而不能透過溶質的薄膜稱之為理想半透膜,RO反滲透膜基本上算是理想的半透膜。當相同體積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濃溶液(例如鹽水)分別置于RO反滲透膜的兩側時,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穿過半透膜而自發地向濃溶液一側流動,這一現象即為滲透。當滲透達到平衡時,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個壓差,此壓差即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取
陰離子交換樹脂易受硅污染,其原因是再生條件不當或再生過程控制差,吸附在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上的可溶性硅化物水解為硅酸。離子交換樹脂由分類名稱、骨架(或基因)名稱、基本名稱組成。孔隙結構分凝膠型和大孔型兩種,凡具有物理孔結構的稱大孔型樹脂,在全名稱前加“大孔”。分類屬酸性的應在名稱前加“陽”,分類屬堿性的,在名稱前加“陰”。如:大孔強酸性苯乙烯系陽離子交換樹脂。硅酸被聚合并部分脫水,形成沉積在樹脂層
回收廢樹脂的特點收廢離子交換樹脂的,大多都是酸洗置換后重新流向市場,較少回爐再生。不贊成為了點蠅頭小利而禍害離子交換樹脂的市場。離子交換樹脂使用周期長后,易吸附不易被鈉離子(或氫或氫氧根離子)所置換。交換容量降低,此時可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復蘇,恢復其交換容量。樹脂材質:可以作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稱為樹脂,分為**樹脂和合成樹脂。樹脂通常是指受熱后有軟化或熔融范圍,軟化時在外力作用
公司名: 廊坊新淼源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杜經理
電 話: 13932657907
手 機: 13932657907
微 信: 13932657907
地 址: 河北廊坊大城縣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權村鎮杜權村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