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翡翠行家們談論翡翠時,常常會提及“底”字,讓外行摸不著頭腦。什么是翡翠的“底”?翡翠的“底”又稱“地張”或“地”。“底”即是人眼對翡翠飾品外表和內部的一個直觀感覺,又是一項綜合評定翡翠質量的指標。在顏色(色)、質地(種)、透明度(水)、地張(底)、工藝水平(工)和重量大小等評定翡翠質量的諸多指標中,較讓人看得見但摸不著的就是“底”了。“底”是除綠色外的淺綠色基底部分的特征,是翡翠質地(種)、透明度
????要說寶石跟玉石的區別,一般來說寶石基本上都是達到寶石級別的礦物單晶體。而玉石則都是礦物的組合體(巖石),可以由多種礦物組成。這是兩者之間較大的區別,那么我們接下來具體看看有什么區別吧。?那么在狹義概念中的寶石它是色澤艷麗并且透明無瑕、 硬度大的或者就是透明度稍差,但是具有特殊光學效應,并且粒度會大于3MM以上的單礦物晶體稱為寶石。那么在廣義
翡翠(jadeite),也稱翡翠玉jadites 、翠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翡翠的正確定義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翡翠是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達到玉級的石質多晶集合體,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鈉質(鈉鉻輝石)和鈉鈣質輝石(綠輝石)組成,可含有角閃石、長石、鉻鐵礦、褐鐵礦等。形成原因對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種主要觀點:**種觀點認為是巖漿在高壓條件下侵入到
珠寶市場上優質翡翠大多來自緬甸北部的霧露河(江)流域*四紀和*三紀礫巖層次生翡翠礦床中。它們主要分布在緬北克欽邦地區,南北長約240 km,東西寬170 km。1871年,緬甸霧露(又作烏尢,烏龍、烏魯)河流域發現了幾大礦床,其中較*礦床有4個,它們分別是度冒、緬冒、潘冒和南奈冒。原生礦翡翠巖主要是白色和分散有各種綠色色調及褐黃、淺紫色的硬玉巖組成,除硬玉礦物外還有透輝石、角閃石、霓石及鈉長石等
公司名: 質能啟跡數字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聯系人: 阿興
電 話:
手 機: 13035952033
微 信: 13035952033
地 址: 河北邯鄲肥鄉區錦江花園
郵 編:
網 址: znqjsz.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