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我國的銅鼎有很多,例如司母戊鼎、太保方鼎、世紀鼎等等,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太保方鼎。 太保方鼎,西周早期,炊器,傳山東梁山出土,通高 57.6 厘米,口長 35.8 厘米,西周成王時期。清朝道光、咸豐年間于山東梁山出土。鼎高 57.8 厘米,折唇,淺腹,平底;口立雙豎耳,耳上有相峙的雙龍;耳外側和龍身上飾鱗紋,腹部飾獸面紋和三角紋,四角出脊棱;四足細長,以圓盤分為上下兩節,上節裝飾獸頭,并有脊
四天王出自婆羅門教即印度教**的二十諸天,分別是: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二十諸天是吠陀**中八部眾之中的諸位天神。佛隨著佛教逐漸發展,將印度教**的八部眾(諸天、龍眾娜迦、夜叉、阿修羅等部族)納入佛教**當中。 四大尊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尊王,是佛教三十三天中的四位尊天大神,位于*.一重天。*.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凈土佛寺的*.一重殿的兩側,天
銅佛像雕塑是雕刻藝術種類的其中一種,也是流傳時間較長的一種。同時佛像也是造像數量較多的一類。包括釋迦牟尼佛、強巴佛、觀音菩薩、阿彌陀佛等等。廣義概念的佛像也包括菩薩等佛教所有造像。菩薩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觀音、文殊、普賢、地藏菩薩,他們的造像顯得親切、莊嚴,表現了慈祥、優美、寧靜的審美情調。 銅雕佛像擁有悠久的歷史,從古至今,都在不斷的發展與進步,而今,雕塑早已成為廟宇的重要組
司母戊方鼎的鼎身和四足是整體鑄造的,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后再在其上安模、翻范、澆鑄而成,根據其體積和重量估計,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公斤以上,冶鑄時必須有較大的熔銅爐,且有可能采用經地槽流注的方法進行澆鑄。商代晚期還發展了銅鑲玉的技術,例如婦好墓出土的玉援銅戈即是將玉戈援納入銅內的陶范中鑄成。藁城等地發現的鐵刃銅鉞也是采用這種技術鑄成的。銘文 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銅器上至今未見銘文。大概到商代晚期的*
公司名: 河北中正銅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 邸廣**
電 話: 0312-5646196
手 機: 13722252255
微 信: 13722252255
地 址: 河北石家莊行唐縣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區
郵 編: 072350
公司名: 河北中正銅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 邸廣**
手 機: 13722252255
電 話: 0312-5646196
地 址: 河北石家莊行唐縣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區
郵 編: 07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