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公路運輸市場,擁有超過3000萬名貨車司機,市場規模超過5萬億人民幣。截至2019年底,我國貨物運輸量已達到471億噸,貨物周轉量接近199,290億噸公里。其中,公路貨運成為主要中堅力量,全年完成貨運量344億噸,占比達73%。 隨著貨運行業的發展,按理說貨車司機應該是越來越吃香,但前幾年,由于運價不透明,行業內“山頭”眾多,絕大部分貨車司機工作量大、收入偏低,生存環境不佳。
每天,近3000萬貨車司機在祖國大地上飛馳。它們肩負著國內超八成貨運輸重任,也是跑通國內經濟大循環的“流通大動脈”。今年起,《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密集施行,各地陸續發放牌照,試圖從“流通大動脈”的數字化轉型著手,降低社會物流成本。網絡貨運采取“線上撮合交易、線下組織貨源”的方式,有利于社會物流資源的集約整合和經濟運行效率的提升。 網絡貨運的發展順應了市場改革的需求,網絡貨運
物流業的發展,帶動了國家經濟的發展,而互聯網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方便帶給人們的信息,網絡貨運平臺將打破了堵塞行業信息壁壘,互聯網信用體系可以保護駕駛員的運費收入。近年來,網絡貨運迅速發展,從多方面改變了以往的貨運狀況,但是貨運行業長期的分散化、個體化以及區域化運作難以實現整合,使得貨主與貨車司機的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從某種意義來講,網絡貨運平臺一方面要確保每一單業務的真實性,另一方面還
我國是物流大國但不是物流強國,疫情到來更是暴露了貨運行業的短板,無貨可運、運力短缺,現金流差、個體散戶群體龐大但抗風險能力差。 疫情之下,貨運行業需要共擔風險,從傳統貨運向智慧貨運轉型迫在眉睫。網絡貨運平臺的存在整合了大量的零散車源和貨源,結合多式聯運、甩掛運輸模式,貨運行業走向集約化和規模化發展成為可能。貨運大數據平臺也功不可沒。一方面整合車源、貨源,節約了等貨配貨時長減少了空駛率,另一方面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