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9月29日(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團圓節等,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對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代,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它承載著*民族*有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寄托。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
2023年8月8日,我們將要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起始?!傲ⅰ?,是開始之意;“秋”,意為禾谷成熟。立秋之后天氣還是很熱,它是僅次于大暑、小暑的*三熱節氣,在節列順序上,處暑在立秋之后,秋季*二個節氣“處暑”(末暑)才出暑。立秋意味著降水、濕度等,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下降或減少。從立秋開始,陽氣漸收,萬物內斂。立秋與立春、立夏、立冬并稱“四立”,也是
2023年7月7日,是小暑節氣。小暑,是24節氣之*十一個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較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小暑之后,緊接著就是一年中較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小暑過后,大地少有涼風,吹的風都會帶著熱浪,中國多地進入雷暴較多的時節。這個時節雖然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但對于農作物來講,雨熱同期有利于成長。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歷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
全民*教育日是為了增強全民*意識,維護*而設立的節日。2015年7月1日,全國通過的《*人民共和國*法》*十四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教育日。2024年,我們將迎來*九個全民*教育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總體*觀·創新**10周年”。*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基石,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維護*,人人有責。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加
公司名: 河北華發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人: 王女士
電 話: 400-048-0155
手 機: 18833373251
微 信: 18833373251
地 址: 河北唐山路北區唐山**開發區大慶西道633號
郵 編: